產後護理

神阿…請給我滿滿的母乳阿

最近我的褓母已經不只一個跟我說,產婦們會拿一些很罕見的泌乳食譜出來,希望可以幫忙煮,以期望吃了後可以增加奶量。但是這些食譜中有些食材並不容易買到,也不知道要怎麼煮才好吃,所以他們紛紛打電話來公司詢問。

最近我的褓母已經不只一個跟我說,產婦們會拿一些很罕見的泌乳食譜出來,希望可以幫忙煮,以期望吃了後可以增加奶量。但是這些食譜中有些食材並不容易買到,也不知道要怎麼煮才好吃,所以他們紛紛打電話來公司詢問。

聽保母們說的這些食材真的有點冷門,我好奇的問,難道媽媽不喜歡吃花生豬腳、青木瓜燉排骨、酒釀湯圓..等等這些泌乳的食物嗎。褓姆們一致的口徑都說,媽媽們都吃了,但是奶量還是不夠,所以希望能吃點別的試試看是不是能讓奶水增多一點。聽了這些反應,我心裡有一些失望,難過的不是我的褓母不會煮冷門的食材,而是媽媽們對於增加乳汁的方法,仍然陷在多吃多乳汁的迷失裡。

由於老一輩的環境經歷不同,總認為母乳不夠,要不是體質的關係,就是吃的不夠營養導致多數媽媽也如此認為。其實,吃只佔哺餵母乳成功的因素之ㄧ,並不是全部,若是每個奶水不夠的媽媽只要吃ㄧ吃泌乳的食物就可以有奶,那餵母奶就不再是一個難事。

我贊成哺餵母乳的媽媽要多吃一些高蛋白質與高營養素的食物。其目的倒不是因為如此做就一定可以增加奶量,而是希望母體本身在哺餵母乳期間亦能維持自身的營養與熱量所需,一方面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,二方面也可以提供母乳組成時所需的養分。其實坐月子期間所吃的食物多數都是屬於高蛋白質高脂肪的食物,熱量高營養素也高,足以提供母乳組成之所需,只要每日皆有把自己吃飽飽的,加上水分的攝取夠多,就足以提供每日母奶生成所需的量。若是奶水量仍然不夠多就不再是跟吃什麼有關了,而該考慮餵母奶3大法則中的排空與多吸這兩項是不是做的不夠。

每個我服務的媽媽生產後第三、四天,我都會親自到府上擠奶、按摩並教導增加乳汁的三大法則。有些媽媽沒有早期讓新生兒吸吮乳頭,很容易在產後第三天開始脹奶,奶越脹寶寶吸吮越不易,寶寶越不吸乳汁越會囤積在乳房裡,如此一來身體會自動調節脹奶的機制,漸漸減少奶量的生成,等到媽媽們發現不再脹奶時已經來不及了,要想追奶難度就會增加。有些媽媽太順應寶寶的需求餵奶,導致寶寶可能1-2個小時就會想喝奶,一次又只喝個5-10分鐘又睡了。惡性循環下媽媽累了、休息睡眠的時間少了、乳房總是半脹著,以至於腦下垂體分泌泌乳激素的量少了,奶量也就少了。

吃泌乳的食物是一件要做的事,但並不是一件唯一必做的事,除了多吃之外,多吸與多排空才是更重要的事。